其实比那更早的时候,中原也是有葡萄酒的。葡萄柔软多汁,而且表面有原生酵母,任何一个出产葡萄的地区,当地人类文明处于以采摘作为重要食物来源的时期,都会无意间酿出葡萄酒来。
谁说葡萄酒是舶来品?用葡萄酿酒在我国竟有几千年历史
公元前8000年前湖南道县玉蟾岩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就发现有野葡萄种子,而公元前7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不但发现了葡萄种子,而且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陶器曾经盛放过葡萄酒、大麦和蜂蜜混合发酵的饮料。公元前3000年左右浙江省庄桥坟、卞家山、尖山湾、钱山漾等四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,以及公元前2500-2200年龙山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葡萄籽。但是因为葡萄所占的比例不够大,所以虽然偶有出产,但是未成气候。
在《山海经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中也有关于葡萄的零星记载,真正成气候是在西汉。据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中记载:西汉建元三年,张骞奉汉武帝之命,出使西域,看到“宛左右以蒲陶为酒,富人藏酒万余石,久者数十岁不败”。 “汉使取其实来”,于是中原地区开始种植葡萄。《汉书》记载,“宛王蝉封与汉约,岁献天马二匹。汉使采蒲陶、目宿种归。” 以后,“益种蒲陶、目宿离宫馆旁,极望焉”。西汉中期,欧亚种的葡萄被较大批量地引入中原,同时也引进了酿酒的手艺人。
谁说葡萄酒是舶来品?用葡萄酿酒在我国竟有几千年历史
到了三国时期,曹丕说:“且说葡萄,醉酒宿醒。掩露而食;甘而不捐,脆而不辞,冷而不寒,味长汁多,除烦解渴。又酿以为酒,甘于曲糜,善醉而易醒”。
魏晋时期的士大夫,除了清谈和炼丹,也把种植葡萄并酿酒当成一件风雅事。
晋《宫阁名》提到,“华林园葡萄七八十株”。钟会《葡萄赋》,“余植葡萄于堂前,嘉而赋之”。庚信七言诗《燕歌行》,“蒲桃一杯千日醉,无事九转学神仙。定取金丹作几服,能令华表得千年”。认为喝葡萄酒可以进入神仙境界。陆矶在《饮酒乐》中写“葡萄四时芳醇,琉璃千钟旧宾。夜饮舞迟销烛,朝醒弦促催人。春风秋月恒好,欢醉日月言新”。东魏人尉瑾说,“西域多酿以为酒,每岁来贡”, “人皆不识”。